1206封装红外光敏器件工作原理与应用详解-台铭光电工程师解析

2025-05-09 64

1206封装红外光敏器件:工作原理与应用详解

一、1206红外光敏器件核心特性

  • 封装尺寸:1206(3.2mm×1.6mm)贴片封装,兼容SMT工艺

  • 光谱响应:专为红外波段(700-1100nm)优化,峰值灵敏度通常为850nm或940nm

  • 核心材料:硅(Si)或砷化镓(GaAs)光电二极管/三极管

  • 抗干扰设计:内置可见光截止滤光片,抑制环境光噪声

3mm光敏二极管.png

6377689021491601567112001.png


二、工作原理

1. 光电转换流程

plaintext

红外光 → 穿透滤光片 → 光敏层(PN结) → 光生电流 → 信号输出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│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└─ 若为光敏三极管,电流进一步放大

2. 关键工作模式

类型输出信号特点
红外光敏二极管微电流(nA级)响应快(ns级),需外接放大电路
红外光敏三极管放大电流(mA级)灵敏度高,直接驱动逻辑电路

三、典型应用场景

1. 红外遥控接收

  • 应用:电视机、空调遥控器信号解码

  • 搭配器件:38kHz载波解调IC(如HS0038模块)

  • 优势:1206封装节省空间,适合紧凑型设备

2. 安防与传感

  • 人体红外感应

    • 配合PIR传感器,验证红外信号真实性(防宠物误触发)

  • 光电开关

    • 工业流水线物体计数(抗环境光干扰)

3. 智能家居

  • 红外通信

    • 智能家居设备间低成本数据传输(如红外透传模块)

  • 接近检测

    • 扫地机器人防撞(发射+接收红外对管)

4. 工业自动化

  • 红外编码器

    • 旋转设备位置检测(如电机转速测量)

  • 液位检测

    • 通过红外反射判断容器内液体高度


四、选型关键参数

参数说明典型值
峰值波长灵敏度最高的红外波长850nm或940nm
暗电流无光照时的漏电流<1μA(二极管)
响应度光电流与入射光功率的比值0.5A/W(@850nm)
视角有效接收角度±30°(窄视角抗干扰)

五、设计注意事项

  1. 光学匹配

    • 红外发射管与接收管的波长需严格一致(如均选940nm)。

  2. 信号调理

    • 光敏二极管输出需加跨阻放大器(如OPAMP电路)。

  3. 抗干扰布局

    • 避免PCB上高频信号线靠近红外接收路径。


六、市场主流型号

  • Vishay TSOP382:38kHz红外接收模块(集成解调)

  • Everlight PT333-3B:1206贴片红外光敏三极管

  • 台铭光电方案:TM-IR1206系列(可定制滤光片波段)


七、1206封装的优势与局限

优势局限性
✅ 体积小,适合高密度PCB布局❌ 灵敏度低于插件封装(如5mm)
✅ 自动化贴装成本低❌ 散热能力较弱(大电流需谨慎)
✅ 一致性高(适合批量生产)

八、扩展应用:红外光敏电阻(LDR)

  • 特殊类型:硫化铅(PbS)红外光敏电阻(响应至3000nm)

  • 应用:火焰探测器、气体分析(需配合特定波长滤光片)

如需具体电路设计或型号推荐,请提供:

  1. 检测距离要求

  2. 环境光干扰强度

  3. 信号输出形式(数字/模拟)



Copyright © 2020 广东台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2115307号 网站地图 法律申明